气候变化影响敦煌文物?中国旱极正在变潮
“西出阳关无故人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诗词里描绘的敦煌地带辽远而神秘,堪称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。
你可能难以想象,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,干燥了数千年的敦煌遗迹现在也面临着洪水危机……
文|Roxie图|四象设计部
01
敦煌为何那么干燥
西北地区处处是戈壁与沙漠,成因是太阳辐射强烈,反复的热胀冷缩中,地面和山体的岩石逐渐瓦解,不易分解的部分构成了戈壁,碎屑则是被风卷走,风力减弱时堆积下来,最终聚成沙漠。
敦煌便处于这样的环境中,它的北侧是马鬃山,南侧为祁连山,西靠库姆塔格沙漠(再向西就连上了罗布泊和塔克拉玛干沙漠),东边不远是中国第三大的巴丹吉林沙漠。
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,包裹着零星的湿地、草原和湖泊,这些自然景观与人造的城市绿洲共同构成了敦煌的独特风貌。
南北高、中间低的敦煌平均海拔约为1200米,全市总面积2.67万平方公里,相当于1.6个北京,但人口不过20万,还比不过北京的天通苑小区。
这倒也不难理解——敦煌的年降雨量不足50毫米,蒸发量却高达2500毫米,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,自然不能说很宜居。
敦煌的20万人,几乎全都生活在仅占总面积7%的绿洲之上,这些星星点点的痕迹,孕育出了传承千年的文化。那么,辽阔的戈壁滩上,为什么会有宝贵的绿洲出现?
这便不能不提祁连山脉中多达3000条的冰川,它们日复一日地融化、汇聚,制造出蜿蜒河流。从大雪山、野马山里流出的雪水,最终成了敦煌的母亲河党河,党河洪积扇带和疏勒河湿地带,便带来了敦煌的绿洲。
季羡林曾说:“中国、印度、希腊、伊斯兰……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,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,再没有第二个。”漫漫无际的荒漠中,终究开出了人类文明的花。
02
习惯了干燥的文物面临危机?
敦煌的干燥让它难以成为富庶的鱼米之乡,但也正是这种特质,保证了敦煌文化传承至今。
比如,由于空气相对湿度较低,加上崖壁开凿的方式有利于洞窟保持恒湿,对壁画的损害较小,莫高窟成功坚守了1600多年。
然而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,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在改变。
本世纪初,中国科学院施雅风院士等专家提出,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可能正由“暖干”向“暖湿”转型,而这一推论也和近年来的降雨数据对上了。
敦煌气象站的数据显示,进入21世纪后,敦煌发生强降水的频次有所增加。当然,这里提到的“强降水”并不是动辄几百毫米的暴雨,毕竟敦煌的年降雨量才40多毫米,超过10毫米的日降水量已是异常现象。
同样是因为敦煌气候干燥,这里缺乏能够截蓄雨水的土壤和植被,后果是一旦遇到大雨,相对更容易形成洪水。
为了保护莫高窟,敦煌在1983年就沿莫高窟保护区河道修建了防洪堤,并在2003年重修,将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。但在过去十多年间,莫高窟门前的大泉河至少发生了三次百年一遇的洪灾。
2011年6月的一场大暴雨后,山洪冲毁了防洪堤,洪水进入莫高窟区域,导致大牌坊广场被淹、公路被毁。2012年6月再次发生特大洪水,漫过防洪堤和桥面,造成部分底层洞窟进水,并在窟前淤积了大量泥沙。
在这之后,莫高窟的防洪标准再次升级,于2016年提高到了三百年一遇的水平。2019年7月,气候变化影响敦煌文物?中国旱极正在变潮暴雨和洪水再度来袭,冲断了通往莫高窟的唯一道路,所幸没有危及到洞窟本身。
洪水的危害可以通过人力来削弱,但极端降水依然会对文物保护造成影响。
据介绍,壁画保存的高风险湿度区间是60~65%,超过这一区间,岩体盐分就会在溶解和结晶之间循环,加剧壁画酥碱病害的风险。而敦煌研究院的实验证明,在夏季的一场大雨过后,一些下层洞窟的相对湿度可能升至75%。
暴雨还会引发洞窟渗水、加剧岩体侵蚀,乃至破坏洞窟结构的稳定性。在2011、2012、2019年的三次大雨中,莫高窟就发生过部分崖面冲毁、崖面饰面层脱落、坍塌等情况。
气候变化不仅让夏天越发炎热难耐,对于流传千年的遗迹和文物来说,同样是不小的考验。